tNavigator:破解页岩开发与CO₂封存耦合难题
来源: | 作者:Colchis | 发布时间: 2025-07-17 | 29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CO₂封存遇上页岩油藏:

tNavigator让扩散吸附效应成为开发「加速键」


图片
图片

行业痛点:页岩开发的双重挑战

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与 CO₂地质封存领域,你是否总被这些问题困扰?

1. 压裂缝间距与实际渗流效率不匹配,CO₂注入能力算不准?

2. 分子扩散与吸附效应难以量化,页岩油藏动用程度低?

3. 精细建模耗时耗力,粗网格模拟又怕丢数据?

tNavigator:用科技破解耦合难题

tNavigator 软件以「扩散 - 吸附耦合模型」为核心,为你打通从理论到工程的全链条!

三大核心优势,让模拟更懂页岩

一、精准刻画物理机制

1. 内置对流 - 扩散 - 吸附全耦合方程,自动计算有效扩散系数(Deff)与吸附解吸系数(ka/kd),页岩迂曲度、多相流跨相扩散全考虑,Pe 无量纲分析直接告诉你「对流与扩散谁主导」!

Image

2. 案例验证:某油田模拟中,吸附使 CO₂注入能力提升 30%,扩散驱动 CO₂深入页岩基质,年后直达裂缝间无流动边界中部

Image

二、网格自适应技术,兼顾精度与效率

1. 精细网格10英尺裂缝群建模,捕捉 SRV 改造区微观渗流;

2. 粗网格180英尺大尺度模拟,通过扩散距离放大因子,精准复现精细模型结果,计算效率提升 10  +

Image

3. 历史拟合匹配 4 年开采 + 5 个月注气数据,长期封存预测更可靠

Image

三、可视化呈现,决策更直观

动态展示 CO₂在页岩中的分布演化:早期对流主导,后期扩散驱动深层运移,吸附不改变分布形状但提升储量动用率

数据说话:tNavigator 的实战成绩单

4. 注入能力:吸附效应使总注入量提升 30%CO₂比烃类吸附更强,封存潜力 MAX

5. 运算效率:粗网格模型通过放大因子,与精细模型的注入量、分布剖面一致性>95%,告别「死磕网格」的低效工作

从科研到现场:助力双碳目标的「超级引擎」

无论是 EOR 提高采收率,还是 CCUS 大规模 CO₂封存,tNavigator 用数学模型为页岩油藏开发装上「智能大脑」—— 让每一口井的 CO₂注入都精准靶向,让每一寸页岩的油气都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