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物理作为地震定量解释的核心,起到连接测井与地震间的桥梁作用,利用岩石物理正演可以根据油藏参数正演得到对应的弹性参数。其中岩石物理模板技术为定量解释的关键,可以较好指示弹性参数与岩性、物性、含油气性间的规律,也可以作为定量解释的标尺。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的地区根据敏感性不同,可能会选用不同的岩石物理模板,以下为ColchisRP交互式岩石物理正演软件中内置的常用模板:国内外学者在岩石物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目前生产中常用的有DEM(微分有效介质)、Xu-White Approx、Self-Consistent、Xu-Payne等方法,其中近似与等效占据了岩石物理正演技术的核心。整体来看,其本质上实现流程并不是十分复杂,但由于工具、机理、研究尺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往在实际工作中想做好此工作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ColchisRP通过简化操作、采用交互方式等手段使岩石物理正演工作大大降低了门槛。虽然大家常常使用图2中的岩石物理模板,但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如果需要自己去实现这个模板又该如何去做?其实自己动手做也很简单,下面分三步介绍模板图的生成。模板是由多条线构成,每一条线是由多个点组成,见下图4右侧,其中每一条线对应着某个不变的油藏参数信息,比如A为Porosity为0%的线,B为Porosity为10%的线;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每一条线对Vclay、Vquat的变化按某个小间隔,比如0.1%建立体积模型,并生成一口虚拟井的体积模型(见下图4左侧第二道)。[这里“虚拟井”指人工构造的一口井,它的任一个深度点对应着图版上的一个点]调整岩石物理模型参数,然后对虚拟井开展岩石物理正演,得到密度Syn_Density、纵波时差 Syn_P_Sonic、横波时差Syn_S_Sonic等曲线,请见图4左侧第三、四、五道。根据正演得到的密度及纵、横波时差,可以进行计算得到不同的组合,比如常用的纵波阻抗与Vp/Vs,然后将之进行交会显示,即可得到相应的图版。此时将实际井点叠加至模板上层,即可根据实际资料点子的位置,反推其油藏参数信息。实例:利用ColchisRP的虚拟井工具开展80%砂岩线的流体替换
在生产中,大家见多了在纯砂岩100%进行流体替换的模板,由于此情况过于理想,如果需要在80%砂岩线【指的是干岩石含80%砂岩、20%泥岩】上进行流体替换,可以在ColchisRP的虚拟井模块中快速生成虚拟井,如下图5:图5 利用ColchisRP虚拟井模块进行80%砂岩线的流体替换在生成的虚拟井基础上,利用ColchisRP的砂泥岩岩石物理正演模块Colchis Sand-Shale RPM Tools快速进行正演,进行交会显示可得到下图:其中,彩色模板为在80%砂岩线上进行流体替换所得的模板,黑色模板为传统岩石物理正演模板,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流体区域位置存在较大的变化,在生产运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制定更加符合本地区的模板。ColchisRP作为石油行业首款交互式岩石物理正演软件,集成了Xu-White、自适应、微分有效介质(DEM)、Xu-Payne等岩石物理模型,适用于常规储层和裂缝、碳酸盐岩等非常规储层的岩石物理正演,其非常规岩石物理模块支持孔、洞、缝等多种孔隙类型,可完成叠后地震正演、1D叠前正演和AVO分析,具有灵活的2D、3D交会图功能,其强大的岩石物理模板库功能可以对以往的岩石物理研究成果进行高效管理。